“雨燕”團隊開展殘障者技能,幫助殘障者就業。 特區報記者 齊潔爽 攝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銳
連日來,深圳市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深圳市龍華區公共文明促進會會長張瑩瑩的故事,在鵬城傳頌。張瑩瑩自強不息、樂于助人、大膽創新、勇敢追夢的精神,感染了無數深圳人。毫無疑問的是,張瑩瑩是眾多深圳創業者中的優秀青年代表,也是崇德向善、熱心公益深圳人中的優秀代表。
開放包容 殘健融合
在“雨燕”團隊入駐的IC愛創空間里,軟件開發、人工智能、3D打印、芯片設計、視覺設計、翻譯、文創研發等23家自主創業企業和社會組織落戶于此。團隊開展殘障者就業創業技能培訓150余場,并成功孵化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圳互聯心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該公司以2618.56萬元中標“廣州殘疾人數字科技就業培訓項目”,將在10年內對2000名殘障者進行培訓,幫助1500名殘障者就業。
在此就業或創業的殘障青年們,神情平和而自在。盡管他們忙起來的時候,鍵盤敲得飛快,顧不上交談,但在這個無障礙的空間里,殘障者們與普通青年擰成了一股勁,共同構建起殘障者多元化就業創業服務平臺。
開放包容、務實創新、充滿活力、文明友善的深圳氣質,讓不愿向命運低頭的殘障朋友們能夠通過努力獲得美好生活與社會尊重。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深圳北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考察時,張瑩瑩向總書記介紹機構的多元化就業模式,總書記聽后連說了三個“好”。2019年5月,在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張瑩瑩作為獲獎代表再次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
關愛,在一次次善舉中匯聚力量,也因動人而滿城流芳。IC愛創空間慈善組織項目總監葉小鳳告訴記者,當女兒知道了張瑩瑩的故事后,便把她寫進了作文里:“以后,我也想像瑩瑩阿姨一樣,做一個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人。”
不忘初心 回饋社會
“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做志愿者”。初到深圳后,張瑩瑩就注冊了義工號,將志愿服務、文明實踐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她擔任龍華區公共文明促進會會長、區義工聯監事長,并積極倡導“文明眾籌”理念,鼓勵市民群眾共建共享文明城市。
她組織開展的“春筍計劃”等志愿服務項目,累計服務3萬余人次,幫助殘障者提升融入社會能力和職場能力。如今,龍華區公共文明促進會已有4萬余名個人會員,成為深圳公共文明建設的有生力量。
不僅如此,積極推動無障礙城區建設,弘揚無障礙城區文化,張瑩瑩將“多元、融入、平等、參與”的理念深入推進殘健融合發展,而深圳這座“志愿者之城”,也因此擁有了更為豐盈的意義。
緊跟時代 大膽創新
近年來,張瑩瑩陸續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自強模范”“全國文明家庭”“中國好人”“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廣東好人”等諸多榮譽,而她對助殘事業的規劃卻沒有被沉甸甸的獎杯拖慢了腳步。
早在大學,張瑩瑩就曾多次嘗試多種類型的校園創業,自己負擔了上學的大部分開支。開拓進取、敢于創新的精神品質引領著她來到深圳打拼。她結合時代需求,推動“互聯網+就業”,利用大數據精準化匹配崗位,拓寬殘障者的就業渠道,經過培訓的殘障者的崗位選擇局限性大大降低。其中,視障者在AI人工智能工作崗位上的優秀表現得到合作企業高度認可和好評,她推動的“大數據工廠AI項目”,在2019年廣東省眾創杯大賽中榮獲企業組助殘類銀獎。
此外,心懷大愛擔當與創新精神,張瑩瑩帶領“雨燕”扎根脫貧攻堅一線,連續3年赴深圳市對口扶貧地區廣西東蘭縣、鳳山縣、巴馬、羅城等地,針對當地殘障者實際情況進行摸底調研,為當地殘障者制定精準就業計劃,由依賴幫扶轉向創業就業脫貧。
張瑩瑩用知識和汗水詮釋了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留下了美麗倩影。而她的奮斗歷程,也激勵了眾多殘障者積極向上,以不懈努力托起創業、就業夢想,實現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