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普通門診診查費漲8元
2017年公立價格改革“兩降一升”三步走終于邁出第三步。近日,深圳市發改委、市衛計委和市人社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我市公立醫院第二階段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的通知》,啟動第二階段醫療服務價格調整。
而2017年價改“三步走”的前兩步,分別是通過藥品集團采購改革降低藥價,減少藥費15.37億元(詳見《深圳商報》12月13日A09《深圳慢病患者最受益》);通過第一階段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減少患者支出3000萬元。
“兩降一升”三步走過后,患者就醫負擔總體預計下降7.54億元,而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將被調整得更加合理,體現了2016年國家《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中“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要求。
上調總金額為8.13億元
記者獲悉,將于12月20日啟動的第二階段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主要調整761項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包括診查類7項、護理類3項、手術類517項、中醫類234項,調價金額為8.13億元。漲幅分別為,診查費61.63%,護理費100%,手術費39.27%,中醫類27.92%。
為何要這樣調整公立醫院的收入結構?長期以來,我國公立醫院的價格體系都存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藥價虛高,大型檢查、檢驗價格偏高,而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偏低,醫務人員積極性受到打擊,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大檢查、大處方”。
因此深圳根據國家醫改的大方向,從2017年開始深入對公立醫院價格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該降的降,該升的合理升,但“總量控制”,按照“兩降一升”三步走。第一步,藥品集團采購改革,大幅降藥價,藥價綜合降幅超過22.57%,預計全年可為深圳節省藥品費用15.37億元。第二步,第一階段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以“降”大型設備檢查價格為主,調整手術和綜合治療類項目價格,讓患者支出總體下降3000萬元。第三步則是此次第二階段醫療服務價格調整。
根據深圳市衛生行政部門測算,“三步走”中兩降一升,但“減量”大于“增量”,患者就醫支出將減少約7.54億元。因為“兩降一升”,在門診費用方面,全市門診前17個常見病種中有16個病種的費用下降,僅1個病種費用上升,以藥物治療為主的慢性肝炎、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醫藥費用下降明顯。在住院費用方面,全市住院前12個常見病種,11病種的費用均有下降,僅1個上升。其中顱內損傷患者的醫藥費用預計可下降6.34%。
基層首診最劃算
診查費的調整對市民來說影響最廣。診查費屬于對醫生知識技術勞務價值的支付。診查費共分為7類:普通門診診查費、副主任醫師診查費、主任醫師診查費、名專家診查費、急診診查費、門急診留觀診查費、住院診查費。
一檔收費的公立醫院(比如三甲醫院),普通門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的診查費分別由17元、20元、22元,提高至25元、33元、50元。名專家診查費漲幅最大,由64元漲至100元。
二檔、三檔標準收費的醫院(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屬二檔、鹽田區婦幼保健院屬三檔),普通門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的診查費分別提高至22元、30元和47元。名專家診查費由61元漲至95元。
社康中心的診查費10元/次維持不變。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調價后,深圳醫保會及時銜接,提高部分按原報銷比例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以診查費為例,比如一檔醫保(原綜合醫保)參保人去三甲醫院看普通門診,只要滿足條件,25元診查費都可以直接刷卡支付(其中醫保個人賬戶支付11元),個人不用另掏現金。
今后去醫院看門診怎樣才劃算?
目前,國家醫保政策正引導居民分級診療,即在基層首診,有需要再轉到大醫院。無論是哪一檔的醫保患者,優先到基層醫療機構看診都最實惠。在社康中心開藥,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藥品還可以打“七折”。以三檔參保人為例,如果他們生病后直接前往二級醫院普通門診,診查費標準為22元,未經社康轉診,醫保無法報銷,22元只能自行掏腰包。但是,如果他們先到社康就診,社康將其轉診到可與該社康中心結算的二級醫院看普通門診,診查費標準同樣是22元,但其中20.9元都可以刷社保卡,自己只需再掏1.1元。
護理類項目漲幅100%
7項診查類和517項手術類項目提價對醫生的影響較大,漲幅較大的多為技術程度和復雜度較高的三四級手術。
“像肝膽外科的門體靜脈斷流術是手術風險很大的手術,手術內容包括巨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幽門成形術,一臺手術從進手術室準備到病房要花約4至5個小時,需要3個醫生、2個護士以及1至2個麻醉醫生配合。但目前手術收費標準是2000元,根據醫院績效計算,手術醫生一小時的收入不到40元,提高三四級手術價格是對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肯定。”深圳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鮑世韻說。
在護理方面,目前深圳的護理費標準是10年前制定的,價格嚴重偏低,導致護理人員流失嚴重,人才引進困難。“像Ⅲ級護理目前每天收費標準只有3元,而服務內容卻很辛苦,包括每隔三至四小時巡視1次,觀察、了解患者一般情況,測量體溫、脈搏、呼吸,還要做好衛生宣教及出院指導等,付出與收費完全不匹配。”深圳市護理學會理事長丁小容說。此次調價后,按一檔標準收費的醫院,I級護理費將從12元漲到24元,II級護理費從8元漲到16元,III級護理費從3元漲到6元。但放眼全國,深圳調價后的護理費用并不算高,以三甲醫院的I級護理費為例,深圳是24元,緊鄰的東莞為36元,而江蘇已高達70元至90元。
2017年1月實施的第一階段調整的價格中,提高357項4級手術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價幅度平均在50%。但在這一年中,有醫護人員表示,從中體會到的價值微乎其微。據悉,此次這761項醫療服務提價只是直接提高了醫院的收入,但能否落到醫務人員身上,給個人帶來獲得感,還需要各醫院相應地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我建議可以根據手術難度、風險等因素,給不同手術打’工分’,建立更科學的考核方式,”鮑世韻說。(記者 鄭健陽 通訊員 深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