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人才是核心。
去年5月,上海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緊接著,第一個配套《關于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的實施意見》推出。被稱為“人才20條”的新政實施一年間,又出臺30多項配套細則,著力推動建立更加開放的人才集聚機制,為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提供了堅強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不拒眾流、方成江海,上海正推進落實這套新政,努力讓海內外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近者悅而盡才、遠者望風而慕。
引才
市場評價讓人才近悅遠來
人才隊伍處于什么水平,決定了科創中心建設的水平。對于領軍人才,上海求賢若渴。
過去的制約正在突破。“終于可以繼續在上海工作了。”一位海外專家去年剛過60歲,按照以往規定,居留許可到期后將無法續簽。“60歲在這個行業還是黃金年齡,有著成熟技術和豐富經驗。”這次新政,符合條件的高端人才可不受60周歲年齡限制,解決了超過年齡的頂尖專家無法入境就業的問題。數據顯示,上海已為96名外籍高層次人才辦理了5年期工作類居留許可并加注“人才”,其中27人年齡超過60周歲,同時突破了申辦外國專家證的年齡限制,為72位65歲以上的外國專家辦理了外國專家證。
12項出入境政策措施在上海落地,讓上海成為更開放的人才高地。50歲的美籍華人劉辰去年9月領到了上海“001號”外籍高層次人才5年期工作居留證推薦函。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共受理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申請永久居留503人,通過公安部審批100余人,已拿證53人; 為21名外籍人才辦理私人事務類居留許可并加注“創業”。海外人才居住證(B證)有限期最高延長至10年,已辦理1343人。
外籍留學生就業同樣得以“松綁”。在交大讀完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印尼籍華裔張健熾成為第一個畢業后獲得中國就業證的海外留學生。按照此前政策,外國在滬留學生需在國外工作兩年才可申請在中國就業。張健熾覺得非常幸運,因為在上海“機會更多,也更有發展前景”。包括張健熾在內,目前已有39名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直接在上海工作。
這一年,因政策變化,各類人才近悅遠來。一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國內人才居住證積分達到標準分值并審核通過的有4044人,其中創業人才156人,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96人,企業高級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3792人;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5年并審核通過的有244人,另有320人正在審核,全部為企業科技技能人才;直接落戶審核通過的有60人,其中企業高級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51人、企業家9人。
讓用人單位感到更高興的是,新政進一步確立了人才引進的市場主體評價權。“政府在人才引進中突出市場發現的作用,給了我們很大信心。”落戶張江高新區金橋園的安翰光電技術公司董事長吉朋松說。
用才
放權力、放收益、放空間
最近,上海理工大學以太赫茲技術作為無形資產占股90%成立太赫茲研究院,其中80%股份將授予研發團隊。上海海事大學以“光纖傳感監測技術開發與應用”成果技術入股30%成立公司,其中75%將獎勵給研發團隊。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擬將專有技術以200萬元轉讓給上海欣勻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用于換置10%的股權。這一分配方式,科研人員在過去“不能想象”。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只有破除人才發展體制性壁壘和政策性障礙,才能進一步釋放人才活力,激發創新動力。為此,上海制訂實施了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研計劃專項經費管理、科研人員雙向流動等一系列細則,在人才激勵、流動、評價、培養等各環節下放權力、放大收益、放寬條件、放開空間。
離崗創業,讓人才流動有了“緩沖地帶”。上海金融學院副教授陳彬是這一政策出臺后第一個“吃螃蟹”的,她與學校簽下為期3年的離崗創業協議,以技術入股方式,加入創業企業。她的目標是試水國內尚未開出先河的“互助保險”全新業態。這份細則就像托底保障一樣,讓陳彬沒了后顧之憂。
相應的,具有實務經驗的行業人才也能在高校兼職,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上海還在探索政府與高校的“旋轉門”機制,鼓勵高校教師在政府部門掛職,推動高校智庫與政府決策需求的對接;鼓勵博士后工作站與企業創新平臺融合發展,交通銀行、中國商飛、中石化上海研究院、振華重工、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五家企業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始獨立招收博士后工作試點。
科研人才分類評價體制也在逐步建立。據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上海正推進完善高校分類評價制度,強化教師崗位聘任分階段考核和專業技能職務晉升分類評價。目前,已基本完成市屬高校教師分類考核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將于近期印發實施。
吸納更廣泛的人才,需要有“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胸襟。上海“雙自聯動”實施方案提出了10項重點創新試點。
筑巢——
優化環境解人才后顧之憂
一年間,張江高新區管委會建立了接軌國際的合同管理、議價薪酬、異地工作的用人模式,依托干細胞、量子通訊、醫學大數據、先進傳感器等重大項目平臺,面向全球集聚高端人才470余名。
筑巢
優化環境解人才后顧之憂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
上海堅持“不拼重金拼環境”,把優化環境作為挖渠引水、筑巢引鳳的基礎性工程和關鍵性舉措。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人才的多層次需求為導向,依靠市場機制和開放辦法,努力使各方面人才在上海工作得順利、生活得愉快。
去年,楊浦區成為全國首批17個區域示范基地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成為首批4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之一。完善雙創政策措施、擴大創業資源來源、構建創業創新生態、加強雙創文化建設……一系列舉措使創新創業環境越來越好。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在上海設立,試點運營技術轉移、科技創新券,集聚科技服務機構,擴展交易網絡,并與國際技術轉移機構合作設立北美分中心、歐洲分中心、新加坡分中心。東部中心總裁謝吉華說,要為創新創業者營造起能促進技術轉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對于創業者來說,缺乏資金是擺在面前的難題。上海強化金融創新對人才創業的支持,完善商業銀行與風投、天使資本的投貸聯動模式,緩解人才創業初期融資難題; 擴大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規模,進一步完善創業投資風險補償機制;試點推出創業保險新產品,降低創業者創業風險……截至6月,上海創投引導基金累計投資包括創新工場、寬帶資本、達晨創投在內的41家基金,參股基金總規模約170億元,其中投資引導基金認繳出資規模約21.3億元,資本放大超過8倍,已累計投資項目560個,超過90%的企業主營業務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累計投資天使投資基金16家,基金總規模18億元,天使引導基金認繳出資3.4億元,資金放大近6倍,已投資項目中互聯網、文化創意、健康合計占比超過80%。
創業在上海,如何解除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在過去一年里,上海出臺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設公租房(單位租賃房),各區縣和產業園區也積極為科研人員提供人才公寓和住房。醫療方面,在華山醫院涉外醫療服務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完善涉外醫療服務流程,發布海外人才在滬就醫指南,升級團體高端醫療保險產品。方面,根據外籍人員及其子女數量和分布情況統籌規劃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建設安排,為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開通“一條龍”服務通道,并新增了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和上海法德學校兩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服務體系,吸引我們到這里來創業。”晶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顧晶在楊浦住進了80多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每月租金僅400多元。“這里配套服務也很給力,常告知各種政策信息,定期舉辦論壇,就醫也有便捷服務。”(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