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十四五”期間殘疾人文化工作,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中國殘聯、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印發了《“十四五”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鄉均衡、便利可及、供給豐富、保障有力的殘疾人文化服務體系,建成具有較強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資源集聚、優勢互補、上下聯動的面向殘疾人的媒體矩陣;人道主義精神、“平等·參與·共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殘疾人特殊藝術和文化產業獨具特色、彰顯魅力、富有活力;基層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基本文化需求有效滿足,殘疾人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顯著增強。
《實施方案》提出,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講好殘疾人故事,為殘疾人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要整合資源,融入發展,加強殘疾人事業全媒體傳播能力建設;要加強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發展殘疾人特殊藝術,培育殘疾人文化藝術品牌;要推動殘疾人文化產業發展,滿足殘疾人文化旅游需求;要建立健全殘疾人文化工作隊伍,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等7個方面26條具體舉措,內容務實,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強,為進一步做好“十四五”殘疾人宣傳文化工作、不斷提升殘疾人服務能力提供了理論指導和依據。
《實施方案》同時強調,各級主管部門要把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繁榮和發展殘疾人文化事業納入工作規劃,統籌安排,同步實施,要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殘疾人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發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殘聯、宣傳部、網信辦、文明辦、文化和旅游廳(局、委)、廣播電視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殘聯、宣傳部、網信辦、文明辦、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
為做好“十四五”期間殘疾人文化工作,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中國殘聯、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制定了《“十四五”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國殘聯
中央宣傳部
中央網信辦
中央文明辦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1年9月1日
“十四五”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實施方案
一、背景
“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下,殘疾人文化服務得到進一步加強,殘疾人文化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平等參與共享公共文化服務的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殘疾人文體活動參與率逐年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觀不斷深入人心,扶殘助殘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人道主義精神廣泛弘揚。但是,基層特別是農村的殘疾人文化建設相對滯后,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不夠豐富,參與率不高;殘疾人文化藝術人才短缺,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缺乏有效扶持和保障機制等問題仍然存在,必須采取切實有力、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
《“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明確把“提升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營造全社會助殘和殘疾人自強的文明社會氛圍”作為重點任務。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保障殘疾人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務權益,多層次、多樣化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依據《“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任務目標
緊緊圍繞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推動殘疾人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促進滿足殘疾人文化需求和增強殘疾人精神力量相統一。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鄉均衡、便利可及、供給豐富、保障有力的殘疾人文化服務體系,建成具有較強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資源集聚、優勢互補、上下聯動的面向殘疾人的媒體矩陣;人道主義精神、“平等·參與·共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殘疾人特殊藝術和文化產業獨具特色、彰顯魅力、富有活力;基層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基本文化需求有效滿足,殘疾人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顯著增強。
——進一步建立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公共文化場所和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為殘疾人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明顯提高。
——文化供給質量明顯增強,殘疾人參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及活動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城鄉殘疾人普遍參與社區文化生活,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更多的殘疾人能夠經常性參與文化活動。
——特殊藝術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升,殘疾人文化產業活力增強,規模不斷壯大,文化藝術品牌作用發揮更加明顯。
三、主要措施
(一)強化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
1.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殘疾人宣傳文化工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重要論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持續推動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殘疾人宣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思想基礎。
2.推動“學聽跟”活動持續開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落地生根。廣泛傳播“平等·參與·共享”現代文明理念,用殘疾人喜聞樂見的方式、便捷可用的宣傳文化產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重要論述講清楚、講明白,讓殘疾人聽得懂、能接受,不斷筑牢團結奮進新征程的思想基礎,團結引領廣大殘疾人聽黨話、跟黨走。
3.營造自強和助殘的文明社會氛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扶殘助殘納入公民道德建設、文明創建工程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扶殘助殘美德。鼓勵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倡導志愿助殘理念,實施助殘文明行動,褒揚公益助殘行為,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文明社會氛圍。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講好殘疾人故事,為殘疾人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4.充分利用“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殘疾預防日”、“愛耳日”、“愛眼日”等重要節點和殘疾人事業重大活動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主題宣傳文化活動,推出一批殘疾人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的典型報道,動員社會更加關心關愛殘疾人,關注支持殘疾人事業。
5.充分發揮已有的殘疾人服務、活動場所的作用,通過舉辦展覽展示、組織實地采訪等方式開展社會宣傳活動,生動展示殘疾人事業發展成果、展示廣大殘疾人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6.加大信息發布力度。加強網絡宣傳陣地建設,有條件的縣市殘聯開設工作網站,開設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和政務客戶端并切實發揮其作用,及時宣傳本地殘疾人事業發展成果,主動引導、主動發聲,提升信息服務水平。
7.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加大與中央外宣媒體、港澳臺和海外華文媒體、國際友好媒體的合作力度,加強英文網站、殘疾人頻道建設,通過組織撰寫殘疾人事業藍皮書,刊登專版、專刊、專稿,編印外宣畫冊、折頁等形式,講好中國殘疾人的故事,傳播好中國殘疾人事業的好聲音,提高國際傳播能力,樹立中國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的良好國際形象。
(三)整合資源,融入發展,加強殘疾人事業全媒體傳播能力建設。
8.加強殘疾人融媒體平臺建設。以中國殘聯推進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發展為契機,整合殘聯系統宣傳文化資源,加快殘疾人事業圖片資源庫和視頻資源庫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中國殘疾人網”建設,打造中國殘聯融媒體中心。建設國家、省、市、縣四級宣傳矩陣,依托網絡視聽媒體開設殘疾人文化宣傳專題節目。加強與縣級融媒體中心、農家書屋等陣地的融合,聚焦服務基層殘疾人群眾,提高信息服務水平。
9.持續辦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級人民廣播電臺、電視臺已有的殘疾人專題節目和手語欄目。鼓勵電視臺、廣播電臺、網絡視聽媒體和融媒體中心開設殘疾人專題節目。鼓勵影視作品、網絡視頻加配盲人觀影音軌、字幕,鼓勵有條件的省市級電視臺開播國家通用手語和實時字幕欄目。
10.建立健全網上網下互動銜接的服務平臺和工作機制。完善各級殘聯發言人制度,建立輿情應對機制。組織中央媒體、各地主流媒體記者、專家,定期舉辦交流研討、專題等活動,重點培訓對殘疾人事業宣傳報道有熱情、有經驗的百名新聞媒體記者、百名網評員、百名宣傳骨干、百名專家的輿論發聲隊伍。適時舉辦“四力”培訓,不斷提升殘疾人宣傳文化工作服務能力。
11.加強各級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的作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宣傳和文化活動。組織每兩年一次的殘疾人事業好新聞評選和各地人民廣播電臺殘疾人專題節目展播活動,開展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和助殘人物推舉等宣傳品牌活動,制作反映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宣傳文化產品。
(四)加強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納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12.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非遺展示館和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要有為殘疾人提供服務的場地和內容,要免費或優惠向殘疾人開放,并提供無障礙服務。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要面向不同殘疾類別人群,開展形式多樣的個性化差異化文化服務。
13.國家實施的送戲曲、送電影、送展演、送科普等一系列文化活動,以及在都市商圈、文化園區等區域創新打造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業態,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活化利用和創新發展、因地制宜建設的文化禮堂、鄉村戲臺、文化廣場、非遺傳習場所等主題功能空間,要針對殘疾人的特點和特殊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務內容和參與條件,讓文化助殘更有實效、文化惠殘更加精準,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均等。
14.扶持有條件的省、市、縣三級公共圖書館建立盲人閱覽室(區),增加盲文圖書和視聽文獻資源,配備盲文圖書及有關閱讀設備,為盲人提供盲文讀物、有聲讀物、大字讀物、無障礙版本的電影、電視劇等產品,做好盲人閱讀服務。扶持全國50個地市級公共圖書館、200個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盲人閱覽室建設。
15.持續開展“全國殘疾人文化周”、“共享芬芳·共鑄美好”、“書香中國·閱讀有我”等殘疾人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為基層殘疾人參與文化活動搭建平臺。鼓勵各級殘疾人藝術團隊深入基層開展公益演出,實施文化進社區、進殘疾人家庭“五個一”文化項目,為10萬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開展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游一次園、參觀一次展覽、參加一次文化活動文化服務,把文化送到基層、送到社區、送到殘疾人身邊。
16.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基層文化設施,增添必要的文化設備,推動基層創建一批殘健融合文化服務示范中心(站、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殘疾人文化活動,不斷滿足殘疾人文化需求,增強殘疾人精神力量。加強中西部和農村地區重度殘疾人文化服務,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殘疾人文化事業加快發展。
17.持續實施盲人讀物出版工程、盲人數字閱讀推廣工程,重點支持出版50種殘疾人題材或殘疾人作者的圖書、音像制品;扶持優秀殘疾人作家的作品翻譯對外出版;鼓勵殘疾人題材優秀影片、紀錄片、公益廣告、網絡視聽節目制作播出;鼓勵電影院線、有線電視提供無障礙影視服務。推動線上無障礙影視作品制作播放。
(五)發展殘疾人特殊藝術,培育殘疾人文化藝術品牌。
18.持續扶持200家以特殊學校為主的殘疾人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加強殘疾人特殊藝術人才和師資培養。
19.支持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創編精品舞臺演出劇目,培育“我的夢”特殊藝術品牌。扶持各類殘疾人文化藝術團體建設,鼓勵殘疾人參與文化藝術創作。舉辦國際特殊藝術交流活動,開展殘疾人文化藝術國際交流,用特殊藝術講好中國殘疾人的故事,向世界展示我國殘疾人事業和殘疾人特殊藝術發展成就。
20.舉辦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推出更多反映殘疾人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精神風貌、展現殘疾人自強不息精神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文藝作品,展示殘疾人特殊藝術才華,培養特殊藝術人才。支持殘疾兒童少年藝術教育,支持開展殘疾兒童書法、繪畫、朗誦、藝術表演等文化活動,豐富殘疾兒童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廣大殘疾兒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推動殘疾人文化產業發展,滿足殘疾人文化旅游需求。
21.持續扶持200家殘疾人文化產業基地建設,制定殘疾人文化產業基地規范標準,培訓和指導從業殘疾人。鼓勵殘疾人參與文化產業,支持手工制作等殘疾婦女項目。推動殘疾人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2.鼓勵殘疾人參與文化藝術創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扶持一批殘疾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建設和殘疾人非遺工匠。舉辦殘疾人文化藝術博覽會、非遺產品交流會,鼓勵各級各類文化藝術博覽會設立殘疾人文化藝術展區(專區),鼓勵將殘疾人非遺基地有機融入旅游產品和線路,展示殘疾人特殊文化藝術及非遺成果。
23.探索建立殘疾人文化藝術產品銷售平臺,不斷拓寬銷售渠道。鼓勵各類產業園區、旅游景區免費或優惠為殘疾人文化創業提供必要展示空間,支持殘疾人發揮特殊藝術才能,參與文化創業。
24.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要針對各類殘疾人特殊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產品、旅游線路,開發適合殘疾人的體驗性、互動性強的旅游項目,滿足殘疾人特殊性、多層次旅游需求。
25.文化和旅游部門要將無障礙旅游公共服務有關要求納入相關標準規范,加強殘疾人無障礙、便利化旅游設施建設;有條件的博物館、紀念館和旅游景區,鼓勵運用智能化、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科技手段,提供移步導讀和必要的信息引導、人工幫扶等服務,滿足不同類別殘疾人共享文化旅游服務需求。
(七)建立健全殘疾人文化工作隊伍,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
26.加大培訓工作力度,建立自上而下、分級負責的殘疾人文化管理人員和殘疾人文化藝術指導員培養培訓機制。以基層文藝工作者、殘疾人工作者、特教學校教師、殘疾人親友為主體,各級殘聯、文化和旅游部門培養一批熱心于殘疾人文化服務事業、具備殘疾人文化藝術咨詢指導能力、項目拓展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的基層文化隊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殘聯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進一步落實推進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責任,加強對殘疾人文化工作的指導。各級主管部門要把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繁榮和發展殘疾人文化事業納入工作規劃,統籌安排,同步實施。
(二)加大經費投入。各級主管部門要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殘疾人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發展。
(三)強化督導評估。各地要結合本省(區、市)對《“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執行情況的督導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本實施方案執行中的問題。要按照中國殘疾人事業統計要求,如實上報統計數據。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中國殘聯辦公廳2021年9月1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