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廣東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并結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的總體要求,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在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重要精神,圍繞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更好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任務目標和《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結合深圳實際,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序言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加快人才發展,是深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核心要素,是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重要保證,是實現科學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低碳發展的必然選擇。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堅持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憑借改革先行優勢、體制機制優勢和區位優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來深創新,造就了“孔雀東南飛”的時代景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城市發展的成功典范。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市人才數量大幅增加,人才體制機制持續創新、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人才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為357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3萬人,技能人才222萬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28萬人,黨政人才4萬人,社工人才1331人。在高層次人才隊伍中,全職“兩院”院士7人,中央“千人計劃”人才22人,廣東省領軍人才4人,深圳市領軍人才1796人(其中國家級領軍人才111人,地方級領軍人才875人,后備級人才810人),研發人員29萬多人,海外留學回國人員近4萬名;持外國專家證的外籍人才15萬人次,擁有4個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人才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2010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5584件,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0176億元,“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世界名牌產品”數均為全國第一。
我市人才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人才結構和布局仍不盡合理,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特別是領軍型人才緊缺,人才國際化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政府、社會、市場有效互動的體制機制尚待完善,人才住房等生活成本不斷提高,吸引激勵人才的服務保障體系還有待健全,人才吸引力有所弱化。
未來30年,深圳進入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胡錦濤總書記在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要求深圳“要建設一支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要求深圳建設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社會主義示范市和國際化城市;市第五次黨代會明確我市未來的戰略任務是,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排頭兵,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科學規劃人才發展工作,堅定不移地走人才強市之路,集聚各類人才激情干事創業,努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引領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ㄒ唬┲笇枷?。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遵循人才發展規律,以促進人才全面發展為根本,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以加快吸引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造就一支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實現由國內區域性人才大市向國際區域性人才強市跨越,為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發展排頭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ǘ┗驹瓌t。
1.服務發展,創新推進。堅持將服務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放思想、先行先試、打破常規、大膽創新,推動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價值充分體現。
2.高端引領,統籌兼顧。堅持以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際人才競爭,搶占人才競爭制高點和建設國際人才高地。統籌加強各類各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才隊伍總體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水平,促進不同領域、不同區域人才工作協調發展。
3.政府引導,市場配置。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積極發揮政府在人才工作中的引導作用,突出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尊重人才和用人單位的主體地位,推動政府、社會、市場良性互動,調動各方面開發人才資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優化環境,激發活力。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健全完善人才引進、培養、評價、使用、流動、激勵保障等機制,不斷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提升人才服務效能,著力營造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法治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深圳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建立健全開放引才、精心育才、科學用才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求賢若渴、廣納英才的良好環境,引進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布局合理、素質優良、創新能力強、競爭優勢突出的各類優秀人才隊伍,實現人才發展、產業轉型、人口調控有機統一和相互促進。力爭經過10年努力,逐步形成人才國際競爭比較優勢,把深圳打造成為亞太地區最具創新活力、最優創新環境、最具國際氛圍的人才“宜聚”城市之一。
到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人才資源總量實現持續快速增長,人才資源總量占全市人口總量比重逐年遞增,達到500萬人,比2010年增長40%。人才結構更趨優化,主要年齡人口受過高等的比例達到40%,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376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33%。人才效能明顯提高,人才貢獻率達到56%。人才發展環境更加優良,人力資本投資占GDP比例達到15%,形成系統高效、扶持有力的創新創業環境,舒適宜居、配套齊全的生活環境和開放包容、競爭擇優的人文環境。
三、主要任務
?。ㄒ唬﹥炏纫M培養使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按照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要求,積極開發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優先引進和培養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創新型科技人才。以中央“千人計劃”為指引,建立健全吸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措施,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和創新科研團隊引進力度。優先引進和培養一批擁有國際發明專利、掌握核心技術、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優先引進和培養一批熟悉國際國內市場、通曉國際規則的創業創意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到2020年,形成一支自主創新能力強、引領帶動作用突出、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總體規模和競爭力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二)重點開發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圍繞高新技術、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支柱產業發展需要,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重點集聚研發能力強、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新技術產業人才;以建設金融中心城市為目標,吸引一批能夠提高金融業綜合競爭力的金融人才;以構建全球性物流樞紐城市為目標,引進培養一批掌握現代物流專業知識及管理優化技術的現代物流人才;以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為目標,造就一批專業拔尖、視野開闊、富有創意的文化產業人才,特別是熟悉國際慣例的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結合深圳產業發展需要,著力增強源頭創新與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大力開發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視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人才,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集聚地。到2020年,形成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與我市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產業人才隊伍。
(三)發展壯大社會事業重點領域專業人才隊伍。適應建設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的需要,堅持引進和培養并重,綜合開發教育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人才資源;以吸引高層次人才、特色醫療人才為重點,大力引進和培養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等專業人才;依托重點學科、重點項目和研究基地,吸引集聚一批基礎理論研究、戰略決策研究等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和傳播、數字出版、版權保護、文學藝術、文化科技、創意設計和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需要的文化宣傳管理服務人才。到2020年,培養造就一支專業水平高、職業道德好、服務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以及適應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建設需要的社會事業領域人才隊伍。
?。ㄋ模┙y籌建設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其他人才隊伍。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以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為重點,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勤政廉潔、激情有為、勇于創新、具有國際視野、善于推動科學發展的高素質黨政人才隊伍。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建成一批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高技能人才基地,大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創造性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能力,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梯次合理、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圍繞社會建設發展需要,著力提高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專業化、職業化能力和水平,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專業化水平較高、結構比較合理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有計劃地培養一批適合社會經濟未來發展方向、具有發展潛力的后備人才隊伍。
四、重大戰略
?。ㄒ唬叭瞬盘貐^”戰略。按照先行先試、重點突破、統籌推進的原則,抓住國家大力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的歷史契機,充分發揮前海先行一步的優勢,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實施一系列特殊的科研、創業、產業發展、法治、財稅金融、人才管理與服務政策,創建與國際一流的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相適應的創新創業機制和開放多元的社會人文環境,積極在前海探索建設“人才特區”。主要包括:鼓勵探索符合國際慣例、具有引才競爭力的薪酬定價機制;積極完善人才股權激勵制度,進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優化創業孵化機制,探索多形式的科研成果孵化模式;推動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與國際接軌的創業金融服務體系和技術產權交易平臺,促進發展“金融+科技+服務”新業態,加快推進人才與國際資本、技術、產權等要素市場的融合與對接;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探索試行便利的外籍人才口岸通行制度、永久居留權制度;力求在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為全市人才工作探索積累經驗,打造人才智力高度密集、體制機制全面創新、科技創新高度活躍、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人才特區”。
(二)人才國際化戰略。以提高城市國際競爭力為核心,將大力引進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和提高存量人才國際化水平相結合,打造國際化人才集聚地。進一步加大國際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聯絡體系,健全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健全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措施,建立海外引才長效機制,引進一批能突破關鍵技術、引領新興學科、帶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積極打造人才引進和交流的國際化平臺,吸引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區域性總部和創新創業中心,充分利用“高交會”、“文博會”、“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等國家級國際性會議平臺,積極引進國際學術組織、國際級學術研討會議等落戶深圳。進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國際化力度,推進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加快教育合作的國際化步伐,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個人與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機構、知名企業,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和跨國跨地區項目合作;規范發展出國留學中介市場;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資助本土優秀人才出國深造,鼓勵引導海歸人才在深創新創業;設立國際合作研究專項經費,鼓勵民間設立各類留學獎學金和合作研究基金,支持本土企業的海外分支機構吸納當地人才,積極參與國際人才合作與競爭。
?。ㄈ┤瞬攀袌龌瘧鹇?。堅持人才配置改革的市場化取向,以尊重和保障用人單位與人才雙向選擇為核心,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健全完善政府宏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持久推動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大人才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建設,重點發展為人才提供存檔、學歷認證、信息需求等服務的區域一體化人才大市場,鼓勵發展以網絡為載體的虛擬人才市場。積極引進和發展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加大人才市場開放力度,鼓勵和支持著名國際獵頭公司、國際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在深圳設立合資或分支機構;推動本土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產業化發展,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鼓勵用人單位向市場購買人才派遣、獵頭、培訓等服務。充分依托市場拓寬人才創新創業融資渠道,鼓勵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完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不斷優化人才創業的市場環境。
(四)人才區域合作戰略。積極加強與港澳臺、境內人才資源密集區域的人才合作,推動建立流動便捷、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人才區域合作格局。深化與港澳臺人才發展合作,加大教育、培訓等方面的交流力度,共同打造專門人才培訓基地;以“深港創新圈”為載體,鼓勵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合作,探索共建共享的有利于區域人才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建設深港技術創新合作基地,支持其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科研項目,聯手打造世界級的創新中心。加快推進珠三角地區人才合作步伐,充分利用“人才工作聯盟”平臺,重點深化“深莞惠”區域內人才交流合作,加大人才培養流動、管理服務、人才市場建設等合作。加強與國內其他區域的人才合作,探索建立區域人才合作與交流的協調機制,積極參與泛珠三角人才發展合作,重點開展與對口幫扶地區的人才培養與合作。
(五)人才載體支撐戰略。按照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需要,寬領域、多渠道、全方位加強人才載體支撐體系建設,支持現有人才載體做大做強,培育發展一批新型人才載體,為人才充分發揮作用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不斷提高人才吸引力、承載力,實現共享式、集約式發展。加大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力度,在基礎建設、項目研發和人才引進等方面,重點支持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充分發揮市屬各高校和深圳大學城高等院校在吸引和培養領軍人才方面的集聚和輻射作用,支持創建優勢學科和優秀國際化科研教學團隊。加快籌建中國(深圳)大學聯盟。鼓勵境外知名高校來深辦學,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在深設立研究機構和產學研基地。適應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積極構建研究型人才載體,為各類尖端項目的深化研究提供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研計劃項目及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基地落戶;加大力度扶持國家生物基因庫建設;積極支持現有7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52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發展,加大博士后載體建設力度,到2020年,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總量達120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總量達100家。加快構建創業人才成長扶持體系,建立逐級提升的創業扶持機制,加快創業園、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產業聯盟建設,為創業人才的不同發展階段提供有效扶持。大力扶持符合深圳產業發展方向的中小企業發展,為各類人才提供更多的創新與發展舞臺。加快培養和發展國際性、專業化、科技服務型的社會組織,積極搭建國際性商務平臺、投資平臺、交流平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等,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化服務。
五、重點人才工程
?。ㄒ唬└邔哟稳瞬拧翱兹赣媱潯?。國內國外的高層次人才都是深圳未來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認真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和《關于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的意見》及其配套文件,在著力吸引、培養國內高層次人才的同時,通過大力引進和自主培養等途徑,集聚一大批國際國內一流頂尖人才,在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技能提升等方面給予資助,重點培養,鼓勵其發揮領軍作用,持續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和水平,逐步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創新創業團隊,逐步培養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發明專利或擁有高成長性項目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到2015年,重點引進并支持50個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和1000名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深創新創業,吸引帶動10000名以上各類海外人才來深工作。到2020年,建成一支符合我市產業發展需求、自主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力優勢突出的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
?。ǘ┛妥鶎<摇爸菐煊媱潯薄9膭钪С指咝?、科研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用人單位設立短期特聘崗位、流動崗位等,積極采取柔性引才方式,利用國內外高校學術休假、寒暑假等制度,聘請知名專家、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擔任兼職與客座教授、訪問學者、技術顧問、項目指導,到我市開展學術交流、講學和重大科技項目合作。積極籌建國際高端人才顧問機構,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舉辦或承辦國際性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吸納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科學家、產業領袖、管理大師、文化藝術大師等杰出專家,建立對深圳發展能夠提供重要決策咨詢支持的“智力腦庫”。到2015年,各類客座專家年均流量達到300到500人次。到2020年,建成基本覆蓋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的客座專家庫。
?。ㄈ┢髽I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以提高企業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為核心,以企業領軍人才為重點,組織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大力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持續學習和合作交流的平臺建設,完善培訓工作機制,組織具有實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企業家,參加專題培訓、高層次論壇和國際合作交流等活動,依托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知名跨國公司和專業培訓機構,開展個性化培訓。從2011年開始,采取多種形式,對國有企業、民營領軍骨干企業的高層經營管理人才每5年組織輪訓一遍;利用境外培訓資源,有計劃地分批組織選派優秀年輕企業家到境外培訓。
(四)教育名師造就工程。健全完善各級各類院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政策,重點引進兩院院士、國內外知名大學教授等高等教育高層次人才,實施“名師工程”,繼續實施“鵬城學者計劃”,大力培養本土教育名家和大師;繼續實施教師“海外培訓計劃”,選派教師和校長進行海外培訓;著力引進培養一大批推動我市教育快速發展的國內外名校長和名教師。到2015年培養和造就20名以上在國內或省內享有較高聲譽的名校長,200名以上在國內學科教學與研究方面能起示范帶頭作用的名教師,350名45歲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師;設立10-20個名校長工作室、30-50個名教師工作室。到2020年,培養造就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深、創新能力強的高層次教育人才隊伍。
?。ㄎ澹┪幕加⒓酃こ?。以建設文化強市為目標,進一步增強我市文化產業競爭力和文化發展活力,引進培養一批造詣高、成就大、影響廣的文化領軍人才,以“文博會”、“文交所”和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為主要平臺,堅持自主培養和海內外引進相結合,集聚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引導市場需求的高水平文化創意創業人才和團隊。到2015年,各類文化名人名家總量達到150名,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一流創新創業團隊20個。到2020年,各類文化名人名家達到200名,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一流創新創業團隊50個,形成一支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隊伍。
?。┽t衛人才梯隊工程。以全面提高醫療衛生水平、適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目的,以優化醫療隊伍人才結構為主線,引進和培養一批學術造詣高、國內知名的醫學領軍人才,引進和培養一批能夠帶領醫學學科發展的學科帶頭人,建設一支素質高、業務全面、服務意識強的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隊伍,全面加強我市醫療衛生人才梯隊建設。到2015年,培養引進5名醫學領軍人才,30名學科帶頭人,250名具有專業特色并有較高診療水平和研發創新能力的醫學骨干人才。到2020年,推動形成一支梯次科學合理、具有國際一流醫學水平、具備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隊伍。
?。ㄆ撸┕毴藛T能力提升工程。以適應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建設和社會管理需要,提高理論思維、戰略思維和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公職人員的綜合素質、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探索適應崗位性質、工作特點和管理需要的能力提升方法,采取多種形式持續開展公職人員大規模輪訓。采取考察交流、掛職鍛煉等形式,有計劃地選派優秀公職人員到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先進城市和發達地區學習,著力推動廣大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知識結構優化和管理理念更新。到2015年,建立15個以上覆蓋各級各類公職人員的培訓品牌項目。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公職人員能力提升體系。
?。ò耍┘寄芫⑴嘤こ獭Mㄟ^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拓展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完善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大力培養與產業結構發展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建立穩定和不斷發展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充分發揮技能精英領軍示范作用,帶動技能勞動者隊伍全面發展。到2015年,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20家,培養各行業技能精英500名。到2020年,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50家,培養各行業技能精英1000名。
(九)社工專業人才培養工程。制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規劃,建立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培訓基地等的建設;充分借鑒香港經驗,完善督導機制;加快高校和職業院校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步伐,通過有計劃地選派優秀在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到境外學習培訓等方式,逐步建立與我市社會事業發展相協調的初、中、高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梯次結構,培養一支職業化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到2015年,由政府資助購買的職業社工數量達到4000人以上,所有執業社工擁有初級社工師以上資格,中級社工師占社工專業人才總量的比例達15%-20%。到2020年,由政府資助和購買的職業社工數量達到6000人以上,中級社工師所占比例進一步提高,建成一支專業水準高、思想素質優、實務技能強的專業社工人才隊伍。
六、體制機制創新
?。ㄒ唬﹦撔峦晟迫瞬排囵B開發機制。堅持以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以素質提升和能力建設為核心,構建人人能夠成才、人人得到發展的人才培養開發機制。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支持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大學城研究生院等高等院校,圍繞培養一流人才創新辦學和教學模式。完善脫產進修、崗位培訓、在職學習等學習培訓制度,加強職業教育和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鼓勵發展科技、金融、文化等教育培訓機構,充分發揮用人單位和社會組織在引進培養人才方面的積極性與靈活性。重點創新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開發模式,支持企業加大人才自主培養開發力度,鼓勵企業建設博士后工作站和創新創業培訓基地,支持高校、科研機構選擇企業攻關項目作為研究方向,在項目開發中培養人才;重點創新完善虛擬式人才培養開發模式,總結虛擬大學園培養開發人才的經驗,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學,進一步拓寬專業領域,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重點創新完善涉外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境外機構合作,拓寬海外培訓渠道,擴大境外學習培訓的規模,積極推進本土人才國際化和國際人才本土化。
(二)創新完善人才評價發現機制。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針對各類人才的不同特點,建立多元化人才評價標準和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提高人才評價的科學性。建立完善公務員平時考核制度,健全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黨政領導干部考察和考核體系。以崗位績效考核為基礎,建立健全業績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人員考核評價辦法。以市場和出資人認可為核心,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職業經理人資質社會化評價。完善重在業內認可和社會認可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完善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水平評價辦法。逐步完善社會化職業技能鑒定、企業技能人才自行評價、院校職業資格認證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辦法,推進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充分借鑒國(境)外發達城市經驗,推進社會工作人才規范化、標準化評價。加快設立人才評價機構,引進培育一批國際化人才評價專業機構。健全完善各產業行業領域專家評審庫,探索建立非共識項目、潛力型人才的評審機制,不斷提高人才評價的前瞻性、科學性。
?。ㄈ﹦撔峦晟迫瞬胚x拔任用機制。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改革人才選拔任用方式,科學合理使用人才,推動形成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深化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規范干部選拔任用提名制度,加大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力度,完善黨政人才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公推公選等選拔模式。完善公務員招考錄用機制,優先錄用和選拔具有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的人員。繼續深化公務員分類管理和聘任制改革,堅持和完善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完善事業單位改革各項配套措施,健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委任、聘任、選任等任用方式,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崗位管理制度、競聘上崗制度和公開招聘制度;加大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化選聘力度,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選聘制度;完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評價辦法,落實用人單位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聘任中的自主權。以完善高層次人才考核制度為重點,建立健全各類人才動態管理機制,推動促進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適應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需要,做好人才轉型服務管理,避免人才浪費。
(四)創新完善人才流動配置機制。充分尊重人才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完善政府部門宏觀調控、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中介組織提供服務、人才自主擇業的人才流動配置機制。充分發揮“國際人才交流大會”、“高交會”和“文博會”等招才引智平臺載體作用,進一步引進打造各類國家級、國際性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和學術會議等平臺,不斷拓寬人才交流的范圍。建立我市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綠色通道”,簡化人才引進程序,提高人才服務效能。加大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加強人事代理、社會保險代理、企業用工登記、服務等公共服務。根據我市人口政策,積極探索戶籍管理和人事檔案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人才流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推進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整合,推行人力資源社會化服務,建立人力資源市場化產業發展體系;積極推動人力資源市場立法工作,加大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制定實施推進各類人才合理流動政策,促進人才自由、便利、有序流動。
(五)創新完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健全完善體現人才價值、鼓勵人才創新創造、激發人才活力的激勵保障機制。堅持人才價格與人才價值相適應,加強對收入分配的宏觀指導,逐步建立激發活力、注重公平、秩序規范的工資薪酬制度,注重激勵分配向關鍵崗位和優秀拔尖人才傾斜。實行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調整規范各類人才獎項設置,突出表彰獎勵各領域各行業的杰出創新創業人才。健全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的人才獎勵制度。進一步完善人才創業扶持政策,重點對處于創業初期的人才、青年人才給予扶持性激勵保障,對發展潛力大、成長性高的創新創業人才給予資源性激勵保障。以探索人才工作立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加強人才權益保障,優化人才發展法治環境。加快實施人才安居工程,著力解決人才安居問題,不斷改善人才居住條件。健全完善人才公共服務體系,推進人才公共服務產品標準化管理,健全各級人才綜合配套保障服務中心,繼續營造“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業環境。為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提供安居、居留和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醫療保險等服務保障。完善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高層次人才保障服務力度。優先保證對人才發展的資金投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用人單位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保持人才投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
七、組織實施
?。ㄒ唬┘訌娊M織保障。本規劃綱要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并負責研究制定本規劃綱要的任務分解方案,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和年度任務檢查評估辦法,建立監測、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對本規劃綱要內容進行及時、必要調整。各區(新區)和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結合本區域本系統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或人才專項規劃,確保本規劃綱要的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整合人才政策和專項資金,統籌安排,保障人才發展重大項目的實施;建立人才重點工程財政投入的績效評價制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二)加強基礎建設。深入開展人才發展理論研究,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重大問題開展基礎理論和實踐應用研究。加強人才信息統計工作,建立健全人才資源年度統計調查和定期發布制度、人才預測預警制度、人才資源發展年度報告制度,提高人才管理的法制化、信息化水平。加強人才工作者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ㄈ┘訌姺諊鸂I造。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大力宣傳本規劃綱要的重大意義、指導方針、目標任務、重大戰略、政策保障,以及實施過程中的典型經驗、做法和成效;大力宣傳優秀人才的先進事跡,確立人人爭作貢獻、人人立志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社會輿論導向,營造有利于人才激情干事創業的人文環境,形成全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