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基本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著力破解異地就醫備案不便捷等堵點難點問題,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今天共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
推進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是完善醫保制度、解決人民群眾突出關切的重要改革舉措。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在全面實現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所有統籌地區實現異地就醫線上備案和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全國一半統籌地區啟動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近些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住院,到普通門診,進而拓展到門診慢特病,試點初期,多數政策是以“打補丁”的方式推進,本次《通知》對以往政策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和整合,并在此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破解備案人員范圍窄、時限短,跨省長期居住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不能雙向享受待遇,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后報銷比例偏低等問題。針對部分地區不支持將急診搶救費用、外傷費用、住院期間院外檢查治療購藥以及補辦備案后的醫療費用納入直接結算的問題,制定全國統一的規范。
《通知》要求,各地醫保部門要及時調整與本通知不相符的政策措施,確保2022年12月底前同國家政策相銜接;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政策管理規定,精簡辦理材料,簡化辦理流程,優化管理服務;同步按要求調整信息系統,保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平穩過渡。《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通知》主要內容
明確十四五末的目標任務
即2025年底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支撐作用持續強化,國家異地就醫結算能力顯著提升;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群眾需求大、各地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逐步納入跨省直接結算范圍,異地就醫備案規范便捷,基本實現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
統一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
明確了跨省直接結算時原則上均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基金支付政策;明確了“先備案、選定點、持碼卡就醫”異地就醫管理服務流程;明確了“先預付、后清算”的異地就醫資金管理要求。
著力破解異地就醫備案、結算和協同三個難題
進一步完善異地就醫備案政策。異地就醫備案人員范圍拓展到跨省急診搶救人員和非急診且未轉診人員。統一備案有效期,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并享受直接結算服務。支持參保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待遇。指導地方合理確定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報銷政策。
進一步明確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服務范圍。將急診搶救費用、住院期間院外檢查治療購藥費用和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允許參保人員在出院結算前補辦異地就醫備案并享受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進一步規范經辦機構跨區域協同流程。建立就醫地與參保地協同處理問題的機制,提高地區間問題協同處置效率。推進醫保政策、停機公告等信息共享。壓實大額醫療費用(3萬元及以上)就醫地協查責任。依托定點醫藥機構上傳自費人員醫療費用信息,探索提供跨省手工報銷線上辦理服務。
強化跨省異地就醫資金管理
強化了各級醫保部門和財政部門的職責,規范了跨省異地就醫資金年度預付額度調整和年度內緊急調整流程,明確了資金清算模式、實現路徑和時限要求。
提升醫保信息化標準化支撐力度
要求持續深化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和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全業務全流程應用,推進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優化完善,加強系統運維管理和安全保障。
加強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監管
要求健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監管機制,完善區域協作、聯合檢查等工作制度;落實就醫地和參保地監管責任,把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為日常監管、專項檢查、飛行檢查等重點內容;同時明確了跨省異地就醫監管追回的醫保基金、扣款等處理方式。
問:目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進展如何,十四五末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答:去年以來,在全面實現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的基礎上,所有統籌地區實現了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和異地就醫備案跨省通辦,全國一半統籌地區啟動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24.67萬家,基本實現每個縣至少有一家定點醫療機構能夠直接報銷包括門診費在內的醫療費用的目標,全國累計直接結算3772.21萬人次,基金支付2019.76億元。
根據《通知》要求,2025年底前,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和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將更加健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支撐作用將持續強化,國家異地就醫結算能力將顯著提升。具體來說,一是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達到50萬家左右;三是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統籌地區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將其他群眾需求大、各地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納入跨省直接結算范圍;四是異地就醫備案規范便捷;五是基本實現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
問:參保人員如何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答:簡單地說就是先備案、選定點、持碼卡就醫。
一是先備案。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或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等線上線下途徑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二是選定點。參保人員完成異地就醫備案后,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均可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門診就醫時,需先了解參保地異地就醫管理規定,如果參保地要求參保人員選擇一定數量或在指定級別的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的,按照參保地規定執行。
三是持碼卡就醫。參保人員在入院登記、出院結算和門診結算時均需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對符合就醫地規定門(急)診、住院患者,提供合理、規范的診治及醫療費用的直接結算服務。
問:哪些人可以申請異地就醫備案?
答:實行異地就醫備案管理制度是為了確認參保人員身份,區分參保人員外出就醫類型、確定相應的醫保待遇,也為了提前做好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跨省使用的驗證工作,提高跨省直接結算的成功率。同時,醫保對外出就醫人員實行備案管理,也是落實國家分級診療的要求,引導合理有序就醫。
既往跨省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只有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異地轉診人員4種人員,此次《通知》根據基本醫保參保人員異地就醫行為發生的原因將異地就醫備案人員分為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兩類,并進一步細分為6種人員。其中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長期在參保省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就醫人員,因工作、旅游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問: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支付政策是什么?
答: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原則上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范圍及有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范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等有關政策。簡單地講就是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
例:河北省廊坊市某退休職工,2022年7月1日在北京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費用。費用總額64.29元,基金支付48.89元。此筆費用共兩個藥,按照就醫地目錄支付范圍具體為:甲類藥品阿卡波糖片32.52元,全部符合基金支付范圍;乙類藥品瑞格列奈片31.77元,其中28.59元符合基金支付范圍,3.18元為乙類先行自付。按照就醫地支付范圍,符合基本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內費用共計61.11(32.52+28.59)元,乙類先行自付金額3.18元,按照參保地的支付比例80%,基金支付48.89(61.11*80%)元。